首頁 >識物 >文章 >不太會穿vol.04|每個男人都有一場「丹寧」夢 —— 牛仔褲
抱歉筆者國慶假期后偷懶了一周,也確實因為在找丹寧圖的時候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為什么一條原漿牛仔可以被養(yǎng)得那么好看,錯落有致的水洗,自然銜接的破洞,位置準確的蜂窩和貓須……希望讀者們也可以像我一樣被中毒,然后開始自己的養(yǎng)牛之路,把牛仔褲穿出屬于自己的情感。
零幾年的時候,藤原浩FRAGMENT和NBHD逐漸升溫,那時候的潮流達人們對“赤耳”牛仔褲有著近乎瘋狂的追求。物以稀為貴這句話在這里似乎都是試用的,當時網(wǎng)絡上的風向就是,不管這條是不是好牛,但如果有赤耳,那么它就是好牛。各種文章對赤耳的鼓吹有種近乎“大躍進“時期的夸張,有心之人便借勢做出低價假赤耳的褲子來滿足市場需求,撈了發(fā)家致富的第一桶金。其實事實是, 大拿品牌如NUDIE和PRPS量產(chǎn)的牛仔褲都是沒有赤耳的。可見拿赤耳作為牛仔褲好壞的判定標準是有多離譜。往簡單了說,它就是一種牛仔褲的鎖邊方式,這樣鎖邊的褲管縫合線的兩側各有一條紅色的走線。在某種程度上,赤耳不過是老式織布機的一個副產(chǎn)品,費時費工,是生產(chǎn)力低下的標志。
雖然輿論風向近乎離譜,但是我對牛仔褲的概念就是在“赤耳”的浪潮中成型的。而后在李維斯愛好者、33OZ甚至ACU吧等地方都見到了各種厲害的玩牛高手。雖然他們中有的可能玩的是大叔式的阿美咔嘰,或者是追求簡單的日系復古,亦或者是獨樹一幟的街頭潮流,每一個玩家對于一條好的牛仔褲的追求都是共同的。
筆者的一位朋友去年秋冬花盡心思入手了一條11年左右的CLOT*Levi's世界大戰(zhàn)
本文中的圖大多來自于日本古著雜志《Lightning》。
牛仔褲上說的盎司(oz)指的是一平方碼(大概0.84平方米)丹寧布料的克重,所以20oz的褲子肯定比12oz的要厚重很多。打算購置一條可以養(yǎng)出來漂亮落色的褲子時,磅數(shù)絕對是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10oz是個起點。專業(yè)人士在比較牛仔褲夠不夠挺括的時候最常用的一個衡量方法就是看牛仔褲能不能自己站起來,想要做到這一點至少需要14oz,再往上還有20、30。30oz的褲子確實很嚇人,搓成圓筒以后就別說站起來了,就算躺下去,褲管上放雙球鞋也不會垮(論壇“33OZ”,亦取自于此)。一般來說,11.5-16.5oz穿著會更自然大眾一些。
總結起來其實很簡單:追求破洞的“精”,而不在多。
筆者年輕時候曾不懂事,為了追求破洞,硬拿著平時用來拆快遞的“利刃“,把自己的一條水洗504給開了瓢,當時還覺得剪一道弧不夠帥氣,又多開了幾道口。這條牛仔褲的壽命就此終結,當天我穿出去上完課回來后,再仔細審視了一番這玩意,越看越丑,后來真的再也沒穿過,甚至不愿意提起(復雜臉)…這條剪”破“的牛仔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破洞的設計遠比我們想象的復雜。
那么如何判斷一個好的破洞呢?無外乎兩點,一是破洞的位置,二是做舊的自然度。過去因為沒有破洞設計的概念,只是因為牛仔褲耐穿,而經(jīng)過時間的考量后,受到磨損最多的地方就是膝蓋,所以看到一搬牛仔褲在做常規(guī)水洗設計的時候肯定會注重膝蓋部位的銜接。更有磨之甚者,直接就把膝蓋磨破,這便是最原始的破洞。破洞的位置宜選在膝蓋及大腿處為佳,用的好對腿的修飾是起直接幫助的,還記得露腳踝區(qū)分關節(jié)顯腿長的道理嗎,異曲同工。另外,除非對自己的腿長及腿型有十分飽滿的自信,小腿部位的破洞是需要謹慎的。
而自然度的考量因素就多了,與水洗的搭配效果,因為如果沒有和磨白、貓須、補丁等元素的呼應,光是破,是沒有銜接感的,正常穿著下,水洗是靠“磨“出來的,磨破的時候往往又會帶著毛邊,而這個磨毛的效果是很難控制的,負責仁的牛仔褲可以看到毛邊既能營造出奄奄一息的感覺,又不會真的像看起來那么脆弱,反而會對貓須毛邊有所加固/鎖邊。(如果是故意不鎖邊,清洗時要小心)
?
洗水通常占據(jù)產(chǎn)品整體成本的40%,說到底還是為產(chǎn)品服務的,所以再三強調整體研發(fā)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一條中價位的牛,用很好的貓須,但是礙于成本在刷色方面又草草收場,最終反倒不倫不類。
水洗里面常見的大概有這么幾種,磨白、貓須、蜂窩。磨白很容易理解,也不需要多說,也就是長期自然穿著摩擦形成的淺色區(qū)域;貓須就是襠部、膝蓋等凸起部位向四周的發(fā)散性條紋;蜂窩就是膝蓋背后由于長期折疊形成的密集交叉狀磨白。
一般來說,日本品牌比較注重模仿真實貓須的制作,會為了得到非常自然的貓須形狀而反復修正模具。3D立體壓皺和平面模具是較為常見的做法,比如EDWIN,LVC和PRPS。歐洲品牌較注重剪裁,整體色調和綜合制作,貓須并不一定非常寫實,但是上身效果會很不錯,特別是當搭配商務造型時,歐洲牛更加勝任,DIESEL和REPLAY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判斷貓須好壞最簡單的辦法是穿上褲子蹲下來,看看和褶皺的位置是否重合。判斷蜂窩好壞,就是半彎曲膝蓋,觀察膝蓋背部褶皺是否重合。
(平面模具型貓須)
(自己養(yǎng)出來的 3D立體型貓須)
關于蜂窩,有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在選牛仔褲的時候,網(wǎng)上有那句話說,牛仔褲買長不買短,為了穿寬松會把褲子加長一個碼數(shù),其實這在蜂窩效果出眾的褲上就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蜂窩會滑到小腿上,敢問你每天是在用小腿肌肉彎曲嗎?不協(xié)調感可想而知。所以身材走樣的朋友在挑選牛仔褲時除了可以選擇原牛自己養(yǎng)之外,還可以挑選沒有蜂窩的弱水洗牛仔褲。
不止是牛仔褲才有蜂窩,牛仔衣也可以。好的牛仔衣也不是只有VISVIM,LVC,還可以試試桃太郎Momotaro。
?
?
我在自己的文章《聊夠了穿衣,那不如來聊聊洗衣吧》中講過關于牛仔和其它不同面料的清洗。養(yǎng)牛的一個最基本的宗旨就是多穿少洗。多穿是為了盡量多的讓褲子進行摩擦,更加快速的落色,少洗是因為洗的次數(shù)越多,牛仔褲的顏色會越淡導致整體脫色,這樣一來褲子就越難養(yǎng)。再加上如果首次脫漿不夠徹底,會造成再次清洗時貓須和蜂窩移位,所以不建議經(jīng)常對其清洗。
?
懶人款:
優(yōu)衣庫原牛
國牛入門款:
捭和
赤蕓
中高端(這個比較難推,好的品牌太多了,僅供參考):
Nudie
EDWIN(日產(chǎn),在量產(chǎn)和工藝質量平衡點把握較好的品牌)
Naked & Famous(俗稱裸女,見其皮牌)
Sugar Cane
LVC(Levi's Vintage Clothing )
Evisu
PRPS
?
關于養(yǎng)牛的帖子可以百度搜EVISU吧主雨千大神(秋千雨千) “秋千雨千 兩年 evisu no1”養(yǎng)成的帖子。秋千雨千在EVISU吧的幾個精品貼都記錄了他養(yǎng)牛的過程。我個人很佩服這種十年磨一劍的沉著和耐心。
(圖取自雨千大神)
對于新手,我覺得情感比布料,比染色工藝,比品牌效益更重要。牛仔褲上的每一條痕跡都在悄悄地提醒我,它陪我度過了那么多的時光,讓我沒有理由去舍棄它。
之后不出意外會講一篇關于阿美咔嘰玩家對于牛仔褲和養(yǎng)牛的情懷。筆者這段時間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對于【養(yǎng)牛】的了解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其中的美妙,中毒頗深。希望下次可以帶著我養(yǎng)的牛來和你們分享。
牛仔褲的世界博大精深,即使這次講了水洗,破洞,提及盎司,赤耳等元素,如果這就能把牛仔褲給一并概括了,那么像Levi's 這樣活化石品牌的存在也沒什么必要了,就如皮牌、剪裁、色染元素等都是值得花心思探秘的。
一條好牛,就是對品味的最好考究。
?
下期預告:不太會穿之格紋襯衫
前文鏈接:不太會穿vol.03|2017年剩下的兩個月你需要一件「輕質夾克」
????????????? ? ?不太會穿vol.02|同色系單品的穿搭之道
???????????????? 不太會穿vol.01|戰(zhàn)爭來了又走,我的m65依舊忠誠
?
用戶155348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