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識物 >文章 >「TA說」Vol.04 | 今天不聊品牌,說說潮流圈里最“瘋狂”的那群編輯
自媒體的時代人人都在發(fā)聲,就像是回到了《中國合伙人》的校園里成東青那群人圍桌討論各抒己見的年代,愿意思考的年輕人們紛紛披上馬甲扎進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言席,爭先恐后的在為數(shù)不多、機會寶貴的流量夾縫間“求生”。
然而,有想法不代表內容正確,有干貨又不一定能夠傳達完整,一篇制作精良的文本最終又不見得能被多少人接收到。我見過從業(yè)數(shù)十年文筆依舊誠懇平實的前輩,也見過拾人牙慧以訛傳訛的離譜編輯,更不必說那些在干實事的一線從業(yè)者,肚子里有許多寶貴內容,卻沒時間來碼字。在這個連訂閱號都改成了信息流的年代,內容卻變得越來越廉價。
倘若你也看膩了這番驕躁的糟糕風氣 —— ?「TA說」是識貨全新成立的欄目,每期都會采訪相關從業(yè)者,不聊千篇一律的大空話,在他們的閱歷中,穿插著能夠滿足讀者們的“窺探”意識的內容。
人物
早前對全職編輯的認知很單一,覺得它們更像是個“猴子王”,認識不少業(yè)內人士,潮流資訊知道得比常人早一點,多一點,再肯花些功夫碼上小幾千字,讀者讀完可能過兩天就淡忘了。這活怎么說呢,多少顯得沒有幾分價值,尤其是在當下門檻越來越低的今天。
其實你自己開個公眾號,寫上幾篇文章,訪問量不過數(shù)百十,你都可以管自己叫“新媒體編輯”。
其實全職編輯和院長這樣的兼職供稿的日子確實差得多。每周的固定輸出要求會迫使你絞勁腦汁地搜刮話題;每篇文章都得為流傳度和深度做好平衡拿捏,而新人編輯往往很難做到感動自己又能兼顧不被老板罵個狗血淋頭;不得不想盡辦法把合作單位吹得天花亂墜;玩家們知道的你必須知道,不知道的你也得讓他們知道……
▲? Steppy先前打造的山系女票2.0
這次能請到《Steppy潮流周志》的執(zhí)行主編大右實屬榮幸和有緣。關于Steppy不做贅述,我也多次在之前的文章中墻裂安利過這個公眾號啦!借用阿 Ray(就是執(zhí)行大右的主編頭目)的一句話:“Steppy有什么優(yōu)點呢?如果你能連續(xù)看幾篇Steppy的文章,一定能感覺出來Steppy和其他潮流媒體的區(qū)別!”
深度內容的孕育以及高頻率地產出,已經讓大多數(shù)編輯望而卻步了,別看這些人表面斯斯文文的,近年來輸出的一字一句,卻實屬“瘋狂”得令人心生敬佩。
—— 走個形式,用一句話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Hello,我是《Steppy 潮流周志》那個有時會唱,有時不會唱《光陰的故事》的大右。
—— 這個開場白真是耳熟,那么你過去都從事過什么,是一直都在Steppy,還是?
大學是在廣州念的書,之后在準備實習的時候發(fā)現(xiàn) Steppy 在招人,于是報著試一下的心態(tài)投了簡歷,所以在畢業(yè)至今一直都是在 Steppy 擔任編輯。
▲??大右的定期專欄之一 “老司機十件套”
—— 說說你最喜歡的品牌?
(這個問題他想了很久,最后都沒有辦法給出答案)因為平日里會接觸到很多各式各樣風格的品牌,調性不同,也各自都有其出挑之處。更何況對于編輯而言,如果有“最喜歡的品牌”一說,也很容易限制住自己,但喜歡的品牌倒是有不少,像是 RRL、Patagonia、Brain Dead、Sasquatchfabrix.、ANACHRONORM、Grand Seiko、Stone Island……
—— 大多數(shù)編輯的生活可不是朝九晚五的樣子,你平時的一天、一周都會怎么安排?
一天的話,基本就是起床 - 上班 - 工作 - 下班 - 睡覺,工作內容也很不定,具體得看那周有什么事情,有時候,兩周都不在辦公室也是有可能的;然后一周的工作,差不多是周一正常下班、周二加班、周三加班、周四加班、周五玩命加班那樣~哈哈哈哈哈,開個小玩笑,做編輯這一行的,實在是不能像傳統(tǒng)朝九晚五上班族那樣,很多不確定性。
—— Steppy眼中,潮流與 Hype 是怎樣聯(lián)系的?
毫無疑問,所謂潮流跟 Hype 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絕對是緊密的。何為潮流,廣義來講就是流行的事物。人們?yōu)楹螘Υ烁信d趣呢?自然是那股新鮮感“作祟”,甚至還會感到興奮。不過,以 Steppy 的角度,我們不希望消費者/讀者只關注那些最“潮流”的,潮流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載體,如果只局限在某一塊,人們很快就會膩,而且,是不是也稍顯無趣了些?
—— 作為內容輸出者的心態(tài)和做玩家的心態(tài)有什么區(qū)別?
其實我覺得區(qū)別不會很大,許多的內容輸出者,本身也是玩家出身。具體到我或是公司的同事,既是編輯,同時也是玩家,兩者是不沖突的。但有一點不同的是,我們可能會比普通的玩家更快、更多地接觸到新的內容,知道的東西也會稍微更深一些,而為了將這些內容輸出給讀者,自身也會多加思考。同時,看到什么所謂非常勁爆的新聞時,心態(tài)也顯得平穩(wěn)許多。
今年7月,Steppy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期紙質特刊《AGED》,345頁的干貨加之比雜志更高的定價,多少與現(xiàn)下的快節(jié)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有多少人把潮流當成一件正兒八經的事?茶余飯后帶著閑心看公眾號的讀者們,又有多少愿意為此買單呢?此舉是極有勇氣的,或許是因為羨慕,我始終無法掩飾心底的那份敬佩。
紙媒對比新媒體而言,無論是在內容深度或是廣度上,都需要編輯更多的投入。新媒體在乎的是傳播度,什么是傳播度?就是大眾。這與內容制造者求異、追根溯源,甚至是革新的要求是截然相悖的。 所謂流媒體時代,‘紙媒’已死……嗎?
—— 你會怎么介紹《AGED》?
這是一本“成人”的書~
—— 從公眾號轉去寫紙媒,是怎么適應?
很不習慣。在前面就有說到,我第一份工就是在 Steppy,而且大學也并不是相關的傳媒、新聞專業(yè),當從公眾號轉去負責紙媒內容時,壓力其實是非常大的,甚至睡覺前、做夢都是關于紙媒的內容。與其說是如何適應,倒不如說是逼著自己一定要去做,記得在一段非??鄲赖臅r候,阿 Ray 也曾拉我出去分享了不少“雞湯”,雖說有點老生常談,但一句“與其自己一直在苦惱,倒不如想想如何開始第一步,然后將遇到的困難一個個解決?”還是讓我茅塞頓開的。
—— 為什么會想到要做雜志?一直都有這個念頭還是?
做紙媒這個念頭,其實一直都是有的,不過當時還沒有比較好的條件,所以就一直擱置著。
至于為什么會想要做這樣一本書,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們作為編輯,每天看國內外各雜志基本就等同于下午茶,但到后面會發(fā)現(xiàn),國內做得好的雜志越來越少了,而對于普通的讀者來說,歐美雜志、日本雜志又有很大程度上的閱讀障礙,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不做一本呢?當然,情懷也是占很大一部分的啦~
—— 《Steppy潮流周志》公眾號和《AGED》雜志會有什么區(qū)別?
簡單說說幾個方面吧。第一是內容方面,自然是要比公眾號上的內容更深度、也更有目的性一些。大家都知道,很大程度上閱讀公眾號都是在茶余飯后時間,所以我們也會盡量平衡內容的深淺,但做特刊的話,自然是可以“為所欲為”地將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盡可能豐富地傳達給讀者。
編排方面的區(qū)別更是要明顯不少,公眾號的排版,基本都是以一段文字 + 圖片的形式展開,內容上也必須是一條線順下來的。而特刊的編排上,就能隨心所欲不少,因為許多人對于紙媒的閱讀習慣,并不會每一頁順著看下來,而是隨手一翻,然后看看有哪些是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再細細閱讀,為此,我們就得在編排的時候,將內容做得更豐富化,同時盡量照顧到各喜好不同的讀者。
至于參與人員,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同事,不過,基于每個人感興趣的點不同,我會在內容的安排上更有目的性一些。
—— 《AGED》有固定主題嗎,日后的更新頻率?
其實,《AGED》是一本特刊而不是雜志,所以我們不會再出什么《AGED - 02》、《AGED - 03》,但可以說的是,之后我們會承接這本《AGED》的主題,推出下一本特刊《B*****》,至于出刊日期,差不多了。
—— 最后再為Jrs推薦一雙最近心水的球鞋吧
最近比較心水的球鞋……呃,除了前段時間剛入手的一款 Mita Sneakers x New Balance 990V4 之外,我還特別喜歡 NOAH 跟 Vans 合作的一款寶藍色 Chukka,NOAH 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同時,Vans 一生推!那兩者的合作,怎能不心水?
今次的「TA說」且先聊到這里啦,回到開頭說的兼職供稿與全職編輯的差別,隔空再對大右說一句,雖然你們真的很不容易,也很厲害,早前的恭維當然是真心的。
但你一定也很羨慕我這般自由,次次寫下的都是些“感動自己”還不會被罵的稿子吧~/偷笑
往期回顧:
用戶1553487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