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識物 >文章 >球鞋90秒丨adidas Dame Lillard 5(79期)
利拉德5代,這雙上市一年前就已經(jīng)曝光配置和外觀的球鞋,在真正拿到手之前,,我還是對它很有期待的,畢竟在這個編織鞋當?shù)赖臅r代,阿迪拿出誠意投入了皮革材質,而且是幾乎整個鞋面使用,都讓這雙定位中低端的簽名鞋有了話題性。
但拿到手里以后,我又開始有點糾結了,Bounce緩震繼續(xù)陪伴,合成革鞋面里面連內(nèi)靴都沒有,纖薄的鞋舌,真的是讓人失望,那么,它是一雙失敗的球鞋么。
本期我們拿到的這雙利拉德5代,是屬于CNY配色,國內(nèi)設計師任哲主刀,主題《悟能》,鞋墊上是設計點題。在后跟可以看到標志性的LOGO,整體采用黑紅搭配,基本是籃球鞋的王道配色了,中底使用了白色為基礎,搭配黑色的涂鴉紋路,單從外觀來說,利拉德5的皮質版做的很復古,除了中底外側的軟質橡膠加固,它可以說是相當old school了。利拉德的個人標記是相當稀少,鞋舌頂端的LOGO,中底內(nèi)側的dame 0號簽名,然后就沒了,讓利指導的粉絲少了尋找彩蛋的樂趣。
除此之外,前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孔處理,方便球鞋透氣散熱,但是前掌并沒有進行加固處理,讓球鞋對腳趾的保護失去了優(yōu)勢。但剛剛這些都還好說,只是本代取消了鞋舌鞋面一體化設計,然后又取消了內(nèi)靴? 就多少讓我讀不懂了,這簡直是開了很遠距離的倒車,現(xiàn)在國產(chǎn)低端球鞋都是半掌內(nèi)靴標配。結果這雙官方定價869的球鞋,居然連內(nèi)靴都沒有,真的很說不過去。
實戰(zhàn)表現(xiàn)上,首先是剛剛提到的包裹方面,利拉德5代是相對吃虧的地方,內(nèi)靴的缺失讓它對前掌的包裹沒了存在感,纖薄的鞋舌也沒能帶來良好包裹,球鞋的腳踝海綿鎖定雖然有添加在了后跟。但經(jīng)過測試,對亞洲腳型偏高,沒能很好的鎖定腳踝,導致它前掌空,后掌松,真的不能說是一雙有著良好包裹的球鞋。
然后是緩震,對比其他Bounce緩震球鞋來說,利拉德5代還是處在該有的印象里,結合了場地感和緩震,前掌較薄,適應了球員的突破和加速階段需要的反饋。后掌更厚實,讓球鞋有了緩震體驗,腳感柔和,球鞋整體適合1-3號位的跑突球員穿著。而在抗扭轉性能上,利拉德5還是不錯的,中底的軟質橡膠抗扭轉貼片延伸到了鞋面底部,人造革材質也比織物鞋面更好的對抗外力,但還是因為鞋面較薄的原因,每次動作完成后? 鞋領頂部都有比較大的形態(tài)變化,對比這個中幫外觀來說,利拉德5代的抗扭轉性能更像低幫球鞋。
來到抓地力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人字紋出現(xiàn)在了這里,雖然可以說阿迪設計師偷懶,沒有單獨設計,但人字紋的出現(xiàn)至少保證了球鞋的抓地不差,而且耐磨程度也會更持久。對比慢動作鏡頭,球鞋急停時的側面移動幾乎很小,而且前掌的抓地力也相當出色,設計確實偷懶,但是人字紋真香。
重量表現(xiàn)上來說,利拉德5是相當成功 ,人造革鞋面的44.5碼,單個球鞋重量只有422g,相當輕質,球鞋重心在后掌部分。應該就是后掌更厚實的Bounce導致了重心的偏移,但在實戰(zhàn)穿著持久度來說,重量并最大的影響因素,利拉德5代的透氣性才是,雖然球鞋前掌有透氣孔。但密度和孔洞大小都僅僅是裝飾性作用,所以夏天在戶外穿這雙鞋真的不會很好受。目前利拉德5代有2個版本,一雙是我們本期測試的人造革鞋面版,還有一雙就是編織鞋面版本了,中底都是同樣Bounce緩震,相對來說本期評測的利拉德5在包裹和透氣方面存在一定問題。球鞋重量還有抓地力算是它拉回分數(shù)的優(yōu)勢,畢竟是一雙定價八九百的球鞋? 確實讓人有些失望,但還算不上失敗,球鞋該有的緩震、抓地力和復古的顏值都還是值得肯定。目前識貨APP內(nèi)售價在510塊左右,在簽名鞋領域,和競爭對手PG3還有KT4形成了對立,相對來說 這雙球鞋雖然沒有太大的優(yōu)點。但有著不錯的均衡性,對于追求輕質和場地感的球手來說,有著不錯的適應性。
識貨App